从“娱”与“误”展开讲点事情
汉字在造字之初,就包涵了造字者的缜密思想内涵,所以学习汉字细心体会汉字的形体,就能了解其汉字所蕴涵的全部含义甚至哲理思想。
“娱”与“误”俩字看起来都简单。汉字分类里称形声字,“女”与“言”都是形旁,代表意义,右边的“吴”是声旁,标注读音。既然简单,写来写去,写这些大家都明白的道道就是废话一堆。笔者是想考究点新意,想弥补下汉字字典对两字解释的过于简洁的加注,增强理解。当然简洁是字典的应有要素,笔者不是说字典编纂简洁就不好,相反,仍然觉得字典编纂,就不能烦琐。说白了就是笔者有点自不量力,想对中国字书稍有贡献,没有其他用意。
“娱”和“误”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它们是“形近字”,我就在想:造字祖先干吗要让这俩字是形近字呢,难不成他们造字时就有什么用意?造字祖先聪敏绝顶,我们大家应该不会怀疑,不然也造不出洋洋洒洒数以万计能完全表达炎黄子孙的思想和能成功实现炎黄子孙之间的语言交流的文字来;造字的祖先的社会阅历是很丰富多彩的,这一点更没得怀疑。你们看看,哪一个汉字不包含一个故事?哪个字不包含一个生动的行为模式?至少笔者是这么认为的。先举一个例子,大家熟悉的“采”字,简单吧,上面是个“爪”字头,下面是个“木”字。我们的祖先,最原始的生活就是在树上“采”摘果实生存下来的。这就是“采”字包含的古老而真实含义。说这些仿佛有点偏题了,就此打住,就不说“采”字了。
为了慎重行文考虑,还是继续“娱”和“误”的话题。何谓“娱”?实际上“声色犬马”为“娱”,“声”按新华字典解释就是“歌舞”,“歌舞”象孪生姊妹,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如“载歌载舞”、“能歌善舞”、“歌舞升平”。恐怕要实现这些词语描绘的意境,没有女人是不行的,列位,现在看“娱”字,一定应该想到没有拿“女”字做偏旁更恰当了吧!汉语有云:“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练手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就是“娱”字以“口”和“天”构字的用意。天天得练嘴巴上的工夫。女人天天练习嘴巴上的工夫,练好了就达到了以“娱”为乐的目的。
再看“误”字。“言”字为旁,为什么?俗语有云:“言多必败”。所以古人觉得,误人误己者都败在了言语不慎上。大家知道司马迁,他老人家(倘若健在称老人家不为过)不就是为李陵将军辩解,多说了几句而获罪了吗?少说话多做事。“空谈误己,实干兴家”,爱惜己身的人还是少说话的好啊!“误”字用“口”、“天”构字的用意恐怕很容易理解了,每天靠耍嘴皮子,胡言乱语的人必自误。既然言多必败,相反就有了沉默是金的精辟总结。
写到这,有人必然要生发一种质疑,怎么就把“娱”和“误”写到了一起呢?这俩字除了小学语文老师说的“形近字”也没什么关联呀。读小学时除了语文老师把这俩字放在一起组词,仿佛它们之间没什么渊源可考究。笔者写文章,也不是要把它们生拉硬扯拽上关系,只是闲来无事,在电脑前浏览中国贪官们的成败史,看着看着,眼前就出现了这俩字,觉得贪官们就是管不住自己,每天就喜好那口子女色,最后都败在了女人身上,女人去了,最后流言四起,自己只落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境,最后只能胡言乱语,怎能不误了前程误了卿卿性命!
这就是联系:有女是娱,有言则误;沉迷于娱,误不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