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
【常用法规】
┝ 常用法规
【法律文书】
┝ 法律文书
【学术论文】
┝ 学术论文
【律师文选】
┝ 石礼旺律师杂文选
【司法解释】
┝ 司法解释
【刑事案件】
┝ 刑事案件
【房产专题】
┝ 房产专题
【保险法律】
┝ 保险法律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浅谈中国式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第三季度 居民购房意向创十年来最低
 中国足球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
 民事反诉状
 二手房最适合80后父母 得房率四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说 玩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故意伤害还是防卫过当
 业主家中财物被盗 状告物业公司被驳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律师文选石礼旺律师杂文选中国足球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中国足球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
发表日期: 2008-05-25 20:24:43 阅读次数: 3960 查看权限: 普通信息
        中国足球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乍一看,这两者之间好象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理论去审视的话,中国足球的孩子气与中国基础教育体制的相对落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看国足小伙子们的赛事,还是抱怨尽量少一点好,他们“足”得已经很不错了。
        我生活在安徽太湖一个比较偏僻且很贫穷的山村(不过现在变化很大),我的观点也许“贫穷”了些,恐怕人微言轻有井底之蛙之嫌,但有思想不是坏事,总比行尸走肉要强(我不敢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类的话)。
        我在那里工作了十数年,几乎走遍了每一村寨,我所说的,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还不是空穴来风。
         不用统计就可以断定,我们太湖县的农村中小学,没有哪一所初中有足球场,就是比较或稍微正规一点篮球场,农村小学也不多见。以前农村中小学大都选址在荒山野岭的僻静处,各村镇赠给学校的土地也是紧巴巴的。能给造几间校舍就很不错,哪会给你创造玩耍的条件,给你安排一个象样的运动场来“浪费”土地呢!理由就是不能让莘莘学子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呢。
        我在农村中学读书的时候,学校有几个青年教师软硬兼施,迫老态龙钟的校长用松木做了篮球框,尽管场地没有符合长宽条件,比例也失调,还凹凸不平,但篮球运动我们还是早早地接受了启蒙。记得那时能够和师长们打场篮球,同学们会兴奋和屁颠好一阵子的。
        记得在初中时代我们就知道,世界上有一种顶级运动叫足球。那时除了知道足球比篮球小一点,是用脚作为运动中枢,场面更激烈外,其它关于足球的知识就晓得不多了,也不知道什么意甲与英超,至于世界杯就更无从知道,因为没有看媒体转播和直播的条件。
        那时我们会偶尔把篮球当足球使唤一下。有时心血来潮,我们还会鬼使神差对脚下的篮球踢上一脚。孩童时代最喜欢看球与脚尖发生碰撞后旋转着飞出去的样子;如果击中目标更能激发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那是体力充沛与生命活力的不遗余力的凸现,还能够让自己身体内部产生一种强烈的振颤与激情,就象打篮球时投中三分球一样有快感。不过,在农村中小学读书时一旦产生足球意识,那是极端危险的事情。农村中小学的操场离教室和宿舍都是很近的,力量稍大一点或不小心失了准头的话,脚下的球绝对要砸了学校的窗玻璃。于是,你面临的将是班主任的严肃处分和艰难晦涩的赔偿活动。你得想法从家长那儿骗几块大洋给班主任。这样一来谁还能或敢有足球意识呢?说句实在话,我们的足球意识就这样被基础教育扼杀在摇篮中了。
        我就曾在母校因改变篮球的用途一举踢砸了高年级教室的窗玻璃,那一脚如果用在世界杯上,肯定会被称颂足坛和被列入某赛季的十佳进球而让我刻骨铭心了。可那天我被高年级的同学押到了班主任那里。载入我记忆长河里的,也是那样的难忘。那天由两个班的班主任和校长组成了“合议庭”,最终审理的结果是从严处理了.要我在全校课间操时公开做检查,承认自己有不爱护公物的行为心理。还要双倍赔偿。我记得那次是我站在台上最难过和最羞愧最胆怯的一次公开发言。后来为了履行“判决”,我用两个星期天“砍担柴儿长街卖,卖柴只为陪玻璃”才了却那该死的一“足”之祸。从此,我只要看到篮球滚到脚下就胆寒心惊。
        中国12亿人口中就有9亿农民。那中国肯定是农民的孩子多。广大农村里农民的孩子在农村接受十多年的基础教育,那足球意识就被磨损了十多年,长大了还能存活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让那浩浩荡荡9亿农民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足球的启蒙教育,恐怕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要选几个有足球天赋,象贝克汉母、罗纳尔多那样的人应该不成问题。可中国玩足球的人太少了。我长这么大还没摸过足球呢!
中国有句俗话,讲的是打鱼人的心理:“跑掉的鱼是最大的”。这种心理也有一定的正确性。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下去的话,可以这样叙述,如果遇到好的足球教练,我就是中国的里瓦耳多了。
       不是吹牛A,我有足球意识那阵子,脚下的劲道可是棒极了,里瓦尔多与贝克汉姆当年绝没有我出色。我曾在一次校际篮赛中场休息的时候演绎了一个少年英雄救美的故事。那天,我看到一匹恶狗正在追击一个女学生,来不及多想,我就顺势把脚边的篮球踢了出去。那篮球在半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后,不偏不歪击中了那恶狗的尻尾。那狗吃痛,狂叫着冲出了校外,从此再没有到学校放肆。女孩长大后,她母亲还暗示我,愿意把女儿许给我为妻。
      大家想想看,一点点足球意识就能赢得芳心,更何况是足球明星了。君不知世界杯么,有多少美丽少女在为自己喜欢的足球明星欢呼雀跃呢!甚至还有姑娘承诺会为某个进球的明星球员裸奔,那场面那激情,足以让足球小伙子们英雄无畏和当场做飞吻的潇洒动作了。这是笑话,暂且打住。
       实际上我最想说的,还是我们看世界杯时的自卑。中国是人口大国,12亿中国人中难道找不到十几个有足球天赋的小伙子吗?如果中国工夫有那么一丁点儿可信之处的话,送一批小伙子到少林武当练练几年真功夫,争个世界第一是应该没有问题的,更何况中国有轻功秘籍。踢足球不外乎力量与速度,只要你速度比别人快,就能摆脱别人的纠缠,进球就有机会;踢足球不外乎技巧,象罗纳尔多那样,能晃过几个人再射门不就轻松多了.老罗的临门一脚多么富于创造性啊!可我们的国足们很晃不开,练不成那技巧,因那技巧是从很小的时候在脑海里潜滋暗长起来的。
说到底还是没有找到那具有足球天赋的人选。我相信广大农村九亿多农民的后代里找一个象老罗、老贝、老里那样有足球天赋的人是应该没问题的。可问题是农民的儿子们的足球天赋被十年制基础教育体制给毁灭了。现在的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明显不足,甚至可以说相当匮乏,捉襟见肘,哪有钱去修建运动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来改革去,就是换换教材。张三的文章去掉换成李四的文章,三年级的教学内容下放到二年级,100分的题量换成150分等等,如此而已,这也叫教育改革?
现在又有一种看似很时髦的提法叫素质教育。提法也很正确,不无科学道理。但现代基础教育却总是想否论传统教育,那就不对了,这恐怕也不是教育家的初衷了。教育和接受教育的目的都是要提高教育对象的素质。但是提法归提法,素质反没提上去。教师教来教去,学生学来学去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根深蒂固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过程还是车把式,还是要教授和领悟那公式一般的教材内容。恐怕中国真正的教育家们都随孔圣人汗颜去了,竟然在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还没有发现教育这种特殊生产力到底蕴藏在哪里?潜力有多大?有多广袤?
       我敢肯定,如果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就能改变教育投入的方向,把那些浪费在改革教材和发文件填表格上投入转移到加大学校环境改造方面,每年给哪所学校划拨几亩荒山荒地修个球场什么的,这样二十几年下来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了足球场
运动场了。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才真正迈进了崭新的时代。如果在20年前就有人把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方向放在有计划有步逐地把体育环境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就等于超前了20年;那么中国就会多出几个姚明也能多几个球星转汇到国外的足球俱乐部或美国的NBA里去赚美圆欧圆了。
       谁不羡慕姚明同志的篮球生产力呀!三国时期人们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而现代中国知道姚明的人会说“生子当如姚明”了!这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不说大家也能理解,羡慕财富呀!恐怕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把体育当一种生产力理念来灌输,或者认为姚明是一种遥远而不可企及的梦想,与自己没有关系。这就让人觉得很悲哀了,21世纪了,竟然还都不明白那“退而结网”的道理!姚明的父母算是大幸了,造就了姚明现象。这种现象应该给中国人很多启迪。姚父姚母要是腰缠万贯话,绝对没有人要控告或纪检二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生养培育一个姚明恐怕要比培养一个当省委副书记或副省长的贪官安全得多,舒心得多!
         中国农村中国农民他们还看不到体育生产力,那情有可yuan,因为他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太深刻而且接受世界信息的机会也太少太迟了些。到现在为止,恐怕把一个副省长的机会和一个到NBA打球的机会让给一个农民朋友替他的儿子zuo选择的话,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为儿子选择副省长的位子,那样能很直接体现光宗耀祖的生存目标,而我们的教育家们怎么样呢?我们的父母官们又怎么样呢?难道他们就不能早一点看到这体育运动中蕴涵的生产力吗?难道他们就觉察不到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吗?怎么到现在还只知道空洞的学籍管理、填写表格那些无聊到了极点的玩意儿呢?
        足球与篮球两项运动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竞技“游戏”了。它们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很时尚的职业。
       观念不能更新,理念不能超前,固步自封,永远只能穷下去,永远落后于别人。与时具进不能只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应该落到实处。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学校教书,有一年县里组织学生乒乓球比赛。我班有一个很有乒乓天赋的学生被学校选中代表学校参赛,可她的母亲硬是与我讨价还价,说她送孩子到学校是读书考功名的不是去参加杂耍的,要学杂耍早送杂技团了,硬是不让参加比赛。我只好承诺把比赛可能耽误的时间都给她孩子补上,她才勉强同意。后来,我在学校组织训练和参加比赛的空余时间里 ,都给利用起来为那学生补课了。真是活见鬼,她却赛得一塌糊涂。我一问,她说自己比赛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没有了比赛的灵感!假设中国都是她这样的母亲,还能出邓亚萍和王楠吗?
        现代的数字通讯技术很科学也很普及了,现代中国家长结构中,应该都是在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的整体文化层次比50年代前出生的家长要高得多了。他们完全应该有从数字媒体中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不会只沉浸在金庸古龙创造的武侠情节里和琼瑶创造的三角恋情氛围中。他们肯定都会景仰姚明与罗那尔多的。如果现在学校里发现了有足球天赋的苗子要试着加以培养的话,家长们肯定不会再找麻烦说什么“荒废学业”和“玩物丧志”之类的话了。因为他们都知道世界杯、意甲、英超中临门一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所以,我想说我们的农村基础教育要彻底地改革,不是喊喊那些无用的口号和把考试的分值改来改去;也不是换换谁写的文章,或把初中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小学。我们应该灌输一种划时代的读书理念和全新的时代信息;我们更不应该把农村中小学校扔在山谷和偏僻狭窄的地方,应该合理布局,改变投资结构,应该在规模上做文章,每所农村中小学应该有象样的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应该把这“三场”做为现代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先决条件,不能从这“三场”立项的,政府财政将不列支投入。我们再不能像从前一样,校舍是这个领导建那个领导拆,建来建去还是原来的规模。政府向老百姓收起了十几年的教育费附加,却没有完全用在刀刃上。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应该有一任政府向老百姓交个好差呀!老百姓是这么盼望的!
         中国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已经被政府和教育家们耽误了20多年,不能继续耽误了。再不加大改革的力度,调整改革的方向,继续换汤不换药,农村基础教育就不是业内人士所说的质量滑坡问题那么轻巧了,而是方向性的错误了!我们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再也不能比时代的要求滞后了,更不能呈倒退趋势。
        广修庙宇提高不了国民素质,也宏扬不了祖国文化,还是拨几亩土地给学校修些运动场吧!不要让人感觉政府拨地建设庙堂还比建设学校大方!
        一个县要能造就一个罗那尔多可要比造就一个县长大人强100倍乃至1000倍哟!就算我在夸张吧!
 

上一篇:说 玩
下一篇:浅谈中国式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7-2008 大别山法律文化网站-石礼旺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安徽律信律师事务所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建设路(法院旁边)
办公室电话:0556-5112623 手机:13966619976 联系人:石礼旺律师
邮箱:jmslw@163.com QQ:472237637
皖ICP备09004051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